
1949年8月4日,湖南实现和平解放,解放军第十二兵团接到命令进驻长沙。此时,司令员肖劲光和政委黄克诚正忙于恢复秩序和改编起义部队。这一天股票配资手机版下载,长沙市军管会的办公楼外来了一位老人,神情紧张,犹豫不决。时不时,他抬头看着门前的警卫员。
警卫员看出了老人的焦急,便上前询问:“大爷,您有什么事情吗?”老人小心地回答:“我在找我儿子五伢子,他已经离家20年了。”警卫员好奇地问:“大爷,您儿子叫什么名字?”老人答:“他叫许德华。”警卫员想了想,似乎没听说过这个名字,便摇头说:“我们这儿没有。”
然而,老人从怀里掏出一张报纸,指着上面的照片说:“这人好像就是我们家的五伢子。”警卫员仔细一看,惊讶地发现,报纸上的照片分明是第一野战军第二兵团司令员许光达。意识到事情重大,警卫员立刻请老人进屋,并迅速向肖劲光汇报。
肖劲光也感到难以置信,于是他让警卫员带老人进入军管会。老人紧张而拘谨,肖劲光温和地打招呼:“老大爷,您刚才说,报纸上的人是您的儿子?”老人点头,并再次拿出那张报纸,指着照片。
展开剩余80%报纸上显示的是兰州解放的消息,照片中的人确实是许光达——当时他正在给兰州的民众讲话。由于仅凭老人一人的话和一张照片,无法立即确认,肖劲光决定向中央军委报备。很快,中央军委回复了确认电报,确实许光达小时候有个乳名叫“五伢子”,原名许德华,老人就是许光达的父亲——许子贵。
此时,许光达得知父亲终于找到了他,心中既感到高兴,也充满了愧疚。许光达原本名叫许德华,1908年出生在湖南长沙县一个贫困的家庭,因排行老五,便得了“五伢子”这个乳名。许家世代种田,家境贫寒,几乎没有吃饱过饭。许光达小时候记得父亲为了家人的生计,总是忧心忡忡,日渐消瘦。
他清楚记得,小时候看到一个饥饿的母亲抱着孩子跳进河里自尽的情景。这件事深深触动了许光达,也成为他决定投身革命的一个重要原因。
由于家庭贫困,许光达未能像其他孩子一样上学,但他始终偷偷去小学堂,站在窗外听老师讲课。一次寒冬,许光达听课时冻昏了过去,幸好老师邹希鲁将他救起,甚至提出为他免费授课。许光达的父亲许子贵得知后,感动得带着儿子跪拜感谢老师。
许光达的成长得到了父母和老师的悉心照顾,尤其是邹老师和许子贵的支持,才让他有了改变命运的机会。13岁时,许光达考上了长沙师范学校,并遇到了邹老师的女儿邹靖华,两人最终结为夫妻。
但随着时间的推移,许光达逐渐觉醒,他目睹了1923年长沙“六一惨案”,看到无辜百姓死于外敌枪口下,这让他明白,仅有学识无法改变国家命运,必须要通过军事斗争推翻压迫,才能让中国独立自主。1925年,他考入黄埔军校,开始了革命生涯。
尽管父亲不理解,许光达坚定选择投身革命,之后他参与了多次战斗。1927年,在三河坝战斗中受伤,失联20多年,许光达始终没有回家,甚至为了保家人安全,从未与家人联系。许子贵和家人一直以为他已死。
直到1937年,许光达的妻子邹靖华得知他还活着,两人最终在延安团聚。但许子贵仍未知道他儿子安然无恙,直到1949年,许子贵在报纸上认出了许光达,才知道自己的儿子仍然活着。
20多年后,许光达终于给父亲写信,回忆那段时间的思念。许子贵反复阅读着信,眼中满是泪水。
1950年,许光达回到了家乡,尽管许多亲友希望他能带他们一起去北京享受荣华富贵,他却坚定地拒绝了。他解释道:“我现在是共产党员,不是为了家族谋取私利。”
1957年,90岁的许子贵病重去世,按照传统,家族希望许光达回家主持丧礼。然而许光达坚持不回,他认为这违背了党风和组织原则。最终,他的哥哥和家人接受了简单办丧的方式,按照许光达的要求举行了葬礼。
许光达的一生,无论如何光辉耀眼,他依然坚持着共产党员的原则,拒绝了任何为自己家族谋取利益的要求。即使在父母去世时,他也没有为家族安排体面的葬礼,始终为人民和党贡献着自己的一生。
许光达与家人的关系深厚股票配资手机版下载,虽然在家庭责任上严格要求自己,但始终默默奉献。他用自己的方式表达着爱,奉献给党和人民的精神永远铭刻在心中。
发布于:天津市富牛平台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